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适用企业IPO获受理制度助力未盈利企业加速上市

发布时间:2025-08-02 08:43   内容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5945   

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

根据泰诺麦博招股书,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面向全球市场、致力于血液制品替代疗法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

作为生物医药企业,泰诺麦博所选择的正是“第五套上市标准”,即仅对市值和产品研发进展提出要求。根据第五套标准的安排,发行人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从业绩上看,2022年至2024年,泰诺麦博的收入分别为433.98万元、0万元和1505.59万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29亿元、4.46亿元和5.15亿元。

尽管3年亏损超过14亿元,但泰诺麦博的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已于今年2月获批上市,商业化前景在即。

招股书显示,泰诺麦博核心产品新替妥是全球首款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国内,该产品是抗感染领域首个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认定为突破性治疗药物的国产创新生物药;在国际上,该产品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资格。这一系列成果体现了泰诺麦博在创新药研发上的卓越实力。

在研发投入方面,近三年,泰诺麦博研发投入超过11亿元,搭建了“高通量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综合技术平台HitmAb”“高效抗体表达CHO-GS细胞平台”等多项核心技术平台。其核心在研产品TNM001,有望成为全球第三、我国首款适用于健康及高危婴幼儿的预防用长效抗RSV单抗药物,目前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公司在镇痛、预防水痘-带状疱疹(TNM005)、预防人巨细胞病毒(TNM006)等领域也有所布局,展现出丰富的研发管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招股书显示,泰诺麦博此次IPO计划募资1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新药研发项目、抗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未盈利企业上市进程有望加速

泰诺麦博是6月18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宣布重启后,首家采用该套标准申请上市获得受理的企业。

7月1日,同样采用该套标准上市的禾元生物,成为首家重启后获上市委会议通过的企业,并在7月4日提交注册,7月18日注册生效。禾元生物之后,同样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北芯生命,也很快提交注册并生效。

根据Wind数据统计,科创板开板至今,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总共20家,均属于生物医药行业。2020年1月第一家泽璟制药上市,同年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公司数量达到7家,2022年增加至8家,随后受到部分企业股价破发或盈利时间推迟等因素影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隐形门槛逐步提升。

2023年6月第20家智翔金泰上市后,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的未盈利企业IPO审核进程进入实质性暂停阶段,暂停期间多家企业主动撤回材料或批文到期。

“科创企业因前期大量研发投入导致尚未盈利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因经营不善陷入亏损存在本质区别,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科创板上市制度有利于为优质科创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医药首席分析师程培分析认为。

实际上,2019年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实行以来,20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创新研发持续加速,目前共获批9款I类新药,且获批数量呈增长趋势,体现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意味着科创板“试验田”定位进一步深化。短期看,部分未盈利企业上市进程有望加速,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将迎来更通畅的融资渠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图文